沪指涨0.11%创11连阳 房地产领涨 连阳收盘创出11连阳

2025-05-14 04:30:23 - 综合

  沪指1月12日分时图

 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周五沪指小幅低开维持红盘震荡,涨创涨午后小幅翻绿后再度拉起,连阳收盘创出11连阳;创业板指全天低开低走,房地尾盘跌至10日线附近;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午后震荡上行。产领两市成交缩量。涨创涨

  截至收盘,连阳沪指报3428.94点,房地涨0.11%,产领成交2160亿元,涨创涨深成指报11461.99点,连阳跌0.02%,房地成交2453亿元;创业板指报1785.71点,产领跌1.03%,涨创涨成交578.4亿元。连阳

  盘面上,房地园区开发、房地产、汽车、天津自贸区、超级品牌、造纸、钢铁、白酒等板块涨幅居前,芯片概念、宽带中国、国产软件、网约车、网络安全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
  个股上,宋都股份、香江控股、安妮股份、建新股份等30股涨停,新开源、聚光科技、中航沈飞等跌停。

标签:沪指|11连阳责任编辑:陈子汉 陈子汉

- END -

5875

六安这“两项补贴”标准提高

六安这“两项补贴”标准提高

六安这“两项补贴”标准提高 编辑:文竹 来源:六安市财政局发布

预订机票日期出错 乘客诉国航要求赔偿损失

预订机票日期出错 乘客诉国航要求赔偿损失

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 聂国春)本来预订了2020年1月16日的机票,到机场却变成了1月9日的。消费者张先生认为,这一错误是中国国航的购票系统出BUG导致的。在多次交涉未果后,张先生走起了诉讼维权程序。记

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

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
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)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,人们对房子的装修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,然而,市场上各家装修公司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,以致近年来涉及装修的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。近日,上海市浦东新区消

跑路商家被列为“老赖” 深圳市消委会信用惩戒有效果

跑路商家被列为“老赖” 深圳市消委会信用惩戒有效果

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)近日,深圳一名跑路的经营者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的失信名单,并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老赖”,这是深圳市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跑路商家起到信用

“五一”宁波站计划增开29趟列车!这些方向还能“捡漏”

“五一”宁波站计划增开29趟列车!这些方向还能“捡漏”

五一假期将至,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,铁路“五一”假期运输自4月29日起至5月6日止,共8天。在这8天里,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80万人次,同比增长6%,日均发送旅客360万人次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是

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|上海金山查获2000多件假冒服装 涉及“蝙蝠侠”“超人”品牌

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|上海金山查获2000多件假冒服装 涉及“蝙蝠侠”“超人”品牌
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(陈源 记者刘浩)日前,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亭林所根据举报线索,突击检查了位于金山区亭林镇亭枫公路一处仓库,查获假冒“蝙蝠侠”商标的服装1385件、假冒&l

西安未央区法院首次适用《民法典》判决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

西安未央区法院首次适用《民法典》判决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

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)近日,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法官适用《民法典》对一起购房者委托开发商代缴房屋大修基金的合同纠纷案件,采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,当庭判决开发商全额退款。据了解,该案件是

问题盲盒只换不退 泡泡玛特拒不退货涉嫌霸王条款

问题盲盒只换不退 泡泡玛特拒不退货涉嫌霸王条款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李晓雨)近年来,伴随着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出现的“盲盒热”,相关消费纠纷成为新的投诉热点。去年以来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陆续报道了泡泡玛特涉嫌虚假宣传、抄袭、拖延

突破 人工肝与人工肾实现同步治疗

突破   人工肝与人工肾实现同步治疗

突破 人工肝与人工肾实现同步治疗 编辑:文竹 来源:本网原创

陕西消协发布2020 消费投诉分析 建议谨慎选择童盟托管等商家

陕西消协发布2020 消费投诉分析 建议谨慎选择童盟托管等商家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刘勇 记者徐文智)1月11日,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20年全省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统计与分析。根据统计,去年全省各级消费者协会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735件,解决8026件,

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 超九成消费者有糟心经历

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 超九成消费者有糟心经历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史晔记者薛庆元)近年来,随着经济和互联网不断发展,产品更新迭代加速产生的“剩物”随之变多,网络二手交易平台应运而生,但由于门槛过低、管理不到位,频频出现买卖假货

黄牛肉“变身”牛肉粒 “银发族”出游当心低价陷阱

黄牛肉“变身”牛肉粒 “银发族”出游当心低价陷阱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)随着国民身体素质提升,经济收入增加,许多有钱有闲有精力的老年人,都有外出旅游看风景的旺盛需求。但是市场上真正既符合规范又具有老年特色、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,却并不多见,反而最